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节目。今天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长安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童军,为我们详细解读最新发布的《西安市长安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童局长,您好!
童军:您好,主持人。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
主持人:童局长,首先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次《预案》修编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
童军:随着国内自然灾害不确定因素频发,对灾害救助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的预案自2022年实施以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新情况和问题的出现,迫切需要对预案进行修订。修编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陕西省实施〈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办法》《西安市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与处置管理办法》《西安市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西安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西安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西安市长安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规范性文件。
主持人:童局长,我了解到修编过程经过了多个阶段,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个过程?
童军:好的。我们预案的修编经过了5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组织召开预案编制启动会,成立预案修编领导小组,明确修编要求和责任分工。二是调研阶段,通过资料搜集和调研沟通,编制了《西安市长安区自然灾害风险分析报告》和《西安市长安区自然灾害应急资源调查报告》,为修编提供了可靠依据。三是修编阶段,我们确定了《预案》的框架,并召集相关部门座谈交流,在充分听取大家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预案》(征求意见稿)。四是意见征求阶段,我们向相关单位征求意见,并根据反馈进行了修改完善。五是专家评审阶段,我们邀请专家对《预案》进行了评审,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改。目前预案已由区政府正式印发施行。
主持人:新修订的《预案》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
童军:新修订的《预案》共分为8章5个附件,涵盖了总则、组织机构及职责、灾害预警与救助准备、信息报告和发布、应急响应、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保障措施以及附则等内容。
主持人:与之前的《预案》相比,我们主要修订了哪些内容?
童军: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细化适用范围。对预案适用于长安区范围内发生的洪涝等水旱灾害,风雹等气象灾害,地震灾害等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区级应急救助工作。
二是增设应急工作组。进一步厘清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分工,参照《西安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增设抢险救援应急工作组,明确各应急工作组组成及职责,以便更有效地进行应急工作的统筹协调。
三是调整响应分级。调整和明确了响应启动程序和措施的具体内容,与《西安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保持有效衔接。
四是规范预案管理。进一步明确了预案宣传教育培训等内容,并新增了应急处置流程图、应急指挥体系图、应急通讯录,为应急处置工作提供参考。
主持人: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是《预案》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童军: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委员会指挥全区自然灾害救助应对工作。指挥长由分管副区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区水务局局长、资源规划长安分局局长、区秦岭保护局局长、公安长安分局分管副局长、区人武部副部长担任。
成员单位由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委网信办、区发改委、区应急管理局、区文化旅游局、区卫生健康局等40余个单位及16个街办组成。
指挥部可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增加其他部门、街道办为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在减灾委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应急相关工作。区减灾委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应急管理局,办公室主任由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担任。
主持人:灾害预警和救助准备在应急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您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吗?
童军:区减灾委成员单位通报自然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组织相关成员单位会商研判,结合可能受影响街办的自然条件、人口和经济社会状况,对可能出现的灾情进行预评估,当可能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基本生活、需要提前采取应对措施时。
主持人:应急响应是《预案》中的核心内容,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童军:应急响应部分详细规定了启动程序、响应措施、联动及终止的具体措施。根据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灾害救助工作需要等因素,区级应急响应分为四级、三级、二级、一级四个应急响应等级,一级响应级别最高。出现自然灾害时,区减灾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协调相关成员单位统筹安置受灾群众、保障灾区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下拨区级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等应急措施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应急状态消除后,及时终止应急措施,恢复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主持人: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也是《预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您能介绍一下吗?
童军: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包括过渡期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冬春救助等内容。应急状态结束后,区指挥部办公室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对应急处置的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必要时开展专题调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对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完善预案。同时,区财政局会同区级有关部门对将因灾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需恢复重建无房可住人员、因次生灾害威胁在外安置无法返家人员、因灾损失严重缺少生活来源人员等纳入过渡期生活救助范围,确保因灾倒损住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规范有序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主持人:《预案》中提到了多种保障措施,您能详细介绍一下吗?
童军:保障措施是确保《预案》有效实施的基础。我们区财政局每年合理安排区级自然灾害救灾资金预算,按照救灾工作、救灾资金属地为主的原则,完善与自然灾害救助需求相适应的资金保障机制。物资保障积极争取市级支持,实现救灾物资资源共享机制。通信和信息保障应以公用通信网为基础,合理组建灾情专用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畅通。装备和实施保障结合居民人口数量和分布等情况,充分利用学校等公共设施和场地空间,统筹规划应急避难场所,合理确定服务半径、设施设备和物资配置指标。社会动员保障方面建立健全灾害救助协同联动机制。同时加强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村)创建活动,不断加强社区(村)防灾减灾工作;利用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灾害预防等方面的基本常识,着力提升公众防灾减灾能力。
主持人:非常感谢童局长今天为我们详细解读《西安市长安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相信通过您的介绍,大家对《预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童军:谢谢大家,再见。